该师火箭炮在跨区演练中射击。李三红摄 付文武 本报特约记者 李华敏 张科进 视点提要 初秋,从八桂壮乡到中原腹地,广州军区某摩步师万人千车由空中、铁路、公路、海上立体开进,跨越4省区2000余公里。 远程跨区机动演习,官兵所跨越的不仅仅有几千公里的高山大河,更有训练领域许许多多的高峰深壑。铁流滚滚,冲破的不仅是地域的界线,能力的极限,更是观念的樊篱。正如该师官兵所言:地理跨区有距离,思想跨越无止境。 主题词:跨区机动演习 输得明白就是“赢” 此次演习前,该师组织了誓师动员大会,官兵们举起拳头高喊“必胜”。临行前,师领导向送行的军区首长表示:一定要打个“大胜仗”! 然而,他们没想到,军区首长明确要求:打胜仗固然好,但更要树立在吃败仗中充分暴露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摔打锤炼部队的演习新思路。 果然,凌晨3点,师作战值班室收到演习开始的通报不到20分钟,部队尚未走出营门,第一波来袭的导弹就“轰炸”了营区,许多单位在这一环节就被亮了“黄牌”。 意外接踵而来。机动途中,卫星过顶侦察、强电磁干扰、远程火力袭扰、精确武器打击如影随形,官兵们用尽全身气力,但“敌人”总是比自己强大,“敌情”总比想象的复杂。进入交战区后,“蓝军”派出12支特战分队,对“红军”展开袭扰行动。一时间,“红军”枪弹、油料、器材无法前运……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红军”觉得十分憋气:“仗怎能这么打?” 仗就该这么打! 演习的组织者告诉记者,战争哪能只有顺境?逆境、险境、绝境才是常态。战斗中,“蓝军”部队由兄弟战区部队担当,军区领导大手一挥,竟把军区的特种部队都配给了“蓝军”。 自主对抗犹如生死对决 本次演习,大小数十次战斗,导调文书却只有薄薄几页纸。 记者印象中,以前一场演习下来,光导调文书就厚厚一大摞,仗在哪打、怎么打,事无巨细。官兵们戏称,导调文书比得上电视连续剧的剧本。 连长范为科忘不了,一次演习中,他们按照战斗计划向“敌”后穿插,行至公路附近山丘时,正好遇见对方的指挥车队通过。“打吧!”官兵摩拳擦掌。然而,导调文书要求他们到“敌”1号高地侧后进行奇袭,并没有安排这场“遭遇战”。于是,官兵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扬长而去…… 如今,此次演习中,导演部不再像“导戏”一样导战,坚持一情多案、随机导调,组织对抗只提供初始态势,不限定双方行动,通过诱导部队自主侦察、自主决策、自主对抗,真正把演习的自主权交给部队。 演习总导演孔见告诉记者,本次演习大量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评估系统、毁伤效能评估系统和新型激光模拟交战系统等多种先进手段。战场裁评也从单纯的人工评判,变为使用视频采集、卫星定位、信息传输等系统共同裁决的方式进行,形成一整套科学裁评体系。 伴随导演部职能的真正转变,训练的“战争预实践”功能被有效激活。演习中,“红蓝”双方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放手打仗,演习成为“你死我活”的对决。 “自主演习,使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空前提高了指挥员的打仗意识。”师参谋长田永江给记者调出一份作战预案,大到进攻防御,小到渗透袭扰,每种情况都有多套处置方案。 “敌情”让官兵一夕数惊 演习第一天,一件事在部队中产生震动:当先遣侦察营官兵踏上运输机,飞赴“战场”侦察时,导演部清查装具发现,几名干部的枪套内没有手枪。 侦察营领导如此解释:“手枪体积小,一旦丢失就是重大事故,所以干部的手枪由军械员入柜保管,到达指定地点再分发给每名干部。” “这是上战场,武器就是军人的生命,岂能让别人保管?”导演部现场决定,给予该营领导处分。 透过硝烟,演习的组织者愈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和平训练思想彻底从官兵头脑中挤出去,让演习成为“决生死”,而不是“到此一游”。 要挤去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和平训练思想,仅靠教育远远不够,还要靠导调的“铁腕”。千里机动,一些人认为,部队当然是走高速公路。然而,导演部硬是逼着部队走夜路、走险路,频繁在高速、国道、省道、山间小道之间穿插,最多时一天变换10多次行军路线,一夜更换3次宿营点。 部队走出营门,就走进了“敌区”。导演部把地方民兵都配属给了“蓝军”,官兵睡到半夜突然枪声大作,没有片刻安宁。 部队到达作战地域后,一些人满以为像从前一样,先休整驻训一段时间,摸熟情况后才开始“打仗”。对不起,此次演习没有熟悉情况环节,战斗迎面而来,“红军”没有丝毫喘息。 交战前,该师的任务是配合一梯队部队前沿突破。然而,在不到6小时就要开战的节骨眼上,部队任务临时变成纵深攻击。像这种从全局改变作战计划的演习该师还是第一次遇到。 体系破击成为战场“高频词” 演习一开始,“蓝军”就进行强电磁干扰,以求压制、扰乱、瘫痪“红军”的指挥通信。“红军”也不示弱,利用导弹、飞机和远程火炮对“蓝军”的指挥所、雷达阵地、通信中枢等要害目标发动精确打击。 一时间,演习呈现出“前沿纵深同时打,空中地面一体打,要害目标重点打”的态势。 “我当连长时,有时为了弄清一个战术目标的具体情报,往往要派出大批侦察兵现地长时间进行侦察。”师长李明利说:“以前不是不想破击体系,而是能力不及。当时,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不要说瘫痪对手的要害、节点,就是打击纵深的重点目标都有困难。”如今,大批新型装备列装,部队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李师长酝酿许久的“体系破击战”终于可以实现。 在打击“敌”信息中心的战斗中,记者看到,指挥部参谋们利用电脑辅助决策系统,调出“敌”防御地幅的电子地图,战场风吹草动立即呈现在屏幕上。参谋们很快就将目标范围缩小到5个,使侦察兵的目标更加明确。 那边,火力中心李参谋给记者演示了精确打击的全过程。只见他轻点鼠标,空基、陆基作战保障系统迅速启动,上百台套先进设备同时开始工作,很快就将侦察兵获取的战场情况传到火力中心,同时将所要打击目标的方位、图像分发到各火力终端,发现、锁定、摧毁目标的反应时间在分秒之间。 借信息化翅膀飞越高山大河 “2梯队收缩车距,你们的行军纵队过于松散……”演习中,师长李明利用部队自行开发的某系统,始终做到千军万马实时掌控。 某集团军军长贾晓炜告诉记者, 该系统具备自动导航、定位和发送短信等多种功能,部队的行动轨迹在电脑终端实时显示,师指挥员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出每一支部队的方位,并适时进行调整。 部队进入交战区后,空中侦察表明,“敌”在险要峡谷设伏。指挥部决定派出侦察分队隐蔽接敌,拔掉这颗“钉子”。终端自动确认目标、选定路线。一小时后,侦察分队突然出现在守“敌”后方。参谋陈经伟感慨地说:“如果用传统的地图、指北针,五六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找到地方。” 师指挥所火力中心,该系统再次大显神威。不但让信息化武器装备变得更快、更准,而且由于不需发射任何电磁信号,具备全天候连续、隐蔽定位的优点,大大提高了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某团的××系统同样表现出色。“请把电子设备暂停一下,我们正式开始演练了。”这曾是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刚起步时该团曾闹出过的笑话。此次,同样是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演练,团长高鹏中指挥若定,当年的尴尬一扫而光。 演习中,“蓝军”将多套电子战设备靠前配置,实施信号截获、电磁欺骗、电子干扰。然而,“红军”的指挥始终没有中断,作战命令源源不断地向部队下达。指挥所,高团长指着××指控系统说:“过去作战命令通过口令传递,信号容易被暴露。现在所有命令全部通过压缩加密后,以数字包的形式瞬间骤发,3000字的文电传输仅需3秒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LYN的网站 ( 鲁ICP备09047109号 )
GMT+8, 2025-1-23 22:27 , Processed in 0.14031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