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行进中遭“敌”轰炸; 官兵对战损坦克进行抢修; 快速修理受损炮管。 文/图 张增红 刘兴北 本报记者 李秦卫 初冬,贺兰山麓。 “轰,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打破了山谷里原本的寂静。浓浓的硝烟,随风四处飘散。 兰州军区某机步旅装备实炸抢修演练拉开了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蜿蜒的山路上,快速机动的摩托化车队遭“敌”轰炸,受损装备燃起了大火。 “汽车抢修1组,立即将被炸车辆拖至后方保障中心抢修,后续车辆分头绕行!”接到该旅装备部副部长、演练装备保障组组长叶剑命令后,1组组长朱伟峰带领3名组员隐蔽前出,驾驶牵引车拖着还冒着烟的被炸车辆向后方驶去。 “都是真炸,还有敌情,能抢修得过来吗?”看记者一脸的疑惑,旅长赵立荣说:“总是在修理工间进行抢修训练,练不出战时装备保障的真功夫。” 又是一阵爆炸声!“324号坦克火炮身管在4号阵地被‘敌’击中,请求支援!” 坦克抢修2组闻令而动,携带抢修工具,直插4号阵地。记者跟随前往。 硝烟中,组长缪银熟练地指挥坦克牵引车将被损坦克拖到20米开外的隐蔽地带,战士宁博用自制铰链快速固定防盾,士官孙大伟指挥吊车起吊炮塔,班长张永志调校火炮身管角度…… 仅半个多小时,324号坦克再次加入编队,向预定地域急驰而去。 战场装备抢修如此高效,得益于该旅平时的严格训练。近年来,这个旅瞄准实战苦练装备保障技能,坚持装备保障由抓平时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向战时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转变。 针对现代战争对抗强度大的特点,该旅在装备抢修训练中更多地强化班组的协调配合,采取强弱搭配、新老结合、换岗互训的方法,在复杂地域和不同天候条件下对每个课目反复训练,简化流程,提高了班组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外训以来,每次综合演练都专门组织装备实炸抢修训练,次次都有新收获。我们还自主革新出了坦克火炮身管电动拆装架、曲轴头松动报警器、轮式车辆野战抢修平台等5种简单实用的维修工具,大大增强了装备的野战抢修能力。”赵旅长欣喜地对记者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LYN的网站 ( 鲁ICP备09047109号 )
GMT+8, 2024-11-16 01:22 , Processed in 0.13872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