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者侵占和浪费了社会财产,应当对此通过立法定罪,建议修改刑法设立‘挥霍浪费罪’。”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浙江)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赵林中最近在北京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遏制过度应酬、公款吃喝的建议》。 代表坦言:提交建议时很矛盾 从九届到十一届,赵林中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由于企业工作的需要以及社会兼职较多的原因,赵林中近年来亲眼目睹了公款消费、过度应酬的种种恶果。“我本身既是这种风气的受害者,同时又无奈地成为这种风气的助长者——经常地请吃和接受吃请。”赵林中叹了口气说,他对这种过度应酬、过度吃喝损害党风、政风、民风深恶痛绝,对一些官员、企业家身陷其中影响身体、影响工作又深感痛惜。 赵林中坦言,在提交这一建议时,他带着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作为人大代表,他觉得有责任将群众的呼声向党和国家传递。另一方面,又担心此举可能引起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朋友的误解,甚至可能给企业工作带来某种损失。最终,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的使命感战胜了他的担忧。 代表调查:公款吃喝名目繁多 “适度的公务接待是开展工作的需要。”赵林中说,但超过了一个“度”,就会导致巨大的负面效果。赵林中列举了他调查后整理的过度应酬、吃喝之风泛滥的表现: ■名目繁多。上级来人检查考核,要吃吃喝喝搞好接待;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吃吃喝喝聊表敬意;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要吃吃喝喝搞好协调;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吃吃喝喝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招商引资,要吃吃喝喝表现诚意。此外,接风宴、送别席、庆典酒不一而足。一些单位领导甚至呼朋引伴,互相宴请,你来我往,蔚然成风,公款吃喝应酬演变成“灰色腐败”。 ■几乎成为一些公务人员主要工作之一。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酬已成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时甚至一天要接待四五批来客,以至于吃饭的时候像赶场子。 ■公款吃喝形成一种潜规则。无论办什么事,似乎都要通过事前或事后吃喝送礼等手段协调,才会办得顺利。争项目要资金,必须宴请实权人物,才能“酒”到渠成;迎接检查,只需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就多半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顺利过关…… 代表建议:开展专项立法调研 分析过度应酬、吃喝风盛行的原因,赵林中认为,除官本位和落后文化作祟外,制度缺失、监督乏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为遏制公款吃喝风,国家制定了许多的规章制度,但是未见多少官员因此受处分。 赵林中认为,目前在我国,公款吃喝还只是一个违纪问题,还没有上升到贪污、定罪的高度。其实,公款吃喝者已经对国家财产进行了侵占,应当通过立法,在刑法中设立“挥霍浪费罪”。“同时还应对公务接待进行立法,实行公务接待标准化。”赵林中认为,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应要求本级政府公开公务接待具体预算数字,并由人代会审议核准预算中所有公款消费的额度。年终决算要依照年初预算进行,超出预算要进行行政问责。 他认为,整治过度应酬、吃喝之风,也要像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一样,动真格的;要像村务公开那样,定期将公务招待费报账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监督。据《工人日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LYN的网站 ( 鲁ICP备09047109号 )
GMT+8, 2025-4-22 18:05 , Processed in 0.14937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