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LYN的论坛 门户 焦点新闻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专家称5岁后孩子撒谎大多是家长“逼”

2009-11-24 09:51| 发布者: robot| 查看: 39| 评论: 0

  专家:幼童易混淆幻想与现实不算说谎 5岁后孩子撒谎大多是家长“逼”的

  点题读者:

  市民阿华

  我的宝宝2岁多,已经上幼儿园,他经常有意无意地说谎。比如说,今天幼儿园的升旗仪式由他来做主持,班上谁的爸爸是开宝马车的,谁的爸爸又是开法拉利的,等等。每件事经过查证,都是他瞎扯的。请问小孩这样说谎,是品德问题吗?我们应该怎样纠正他?

  跑腿: 心理专家胡慎之分析,首先,这不叫说谎,2岁的孩子正处于“无所不能”的幻想阶段,因此,这跟道德品质无关,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其次,孩子之所以有“宝马车”、“法拉利车”等比较带有成人世界色彩的“幻想”,可能是因为父母在平时的讨论中,给孩子某些暗示;第三,孩子的家长过于焦虑,她(他)用成人化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言行,并给孩子贴上了“撒谎”的标签,家长应该先学学儿童心理发展;第四,如果孩子有了这些“幻想”,家长可以平静地问他:你是不是很想主持升旗仪式?你是不是很想有宝马车?

  文/记者黄蓉芳

  1 逃避惩罚型:

  “是弟弟打破了碗!”

  实例:“我们一旦发现他说谎,都会罚跪,可是天天还是经常说谎。”9岁男孩天天的爸爸说,“明明他把要交学校的午餐费用来买高达了,可是他却说钱丢了;明明是他把碗打破了,他却说是弟弟打破的……”

  建议:家长要反思惩罚是否合理

  专家:这种说谎是因为孩子想要逃避惩罚。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惩罚不合理,有的家长甚至把对孩子的惩罚当作自己心理郁闷时的一种泄愤方式。而很多家长却误把这种惩罚当作是教育,这种不合理的惩罚很容易让孩子为了逃避而说谎。

  因此,家长在惩罚孩子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只是为了泄愤;第二要认真估量,对孩子的惩罚是否合理;第三,认真想想自己是否尊重了孩子;第四,如果决定要惩罚孩子,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

  2 获取利益型:

  “妈妈,我考了100分!”

  实例:7岁的诗诗(化名)是个漂亮聪明的女孩,她的妈妈很骄傲。“她考了90分,可是,她回家却对我说,‘妈妈,我考了100分!’”妈妈很是不解,“其实,我们并不会因为她考了90分而责备她,她为什么还要说谎呢?”

  建议:分析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专家:这种说谎是因为孩子想要获取某种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一般而言,一是因为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孩子的合理要求能得到满足,他们就没有必要说谎。二是因为很多家长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总想把孩子“塑造”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让孩子产生压力,孩子做不到,只好说谎,以此得到家长的肯定。

  因此,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要对孩子分析他的要求是否合理。比如,我的儿子想要买架钢琴,我就会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喜欢音乐,我想学。我就会说,很好,我马上给你买;比如,他又想买一个奥特曼,我也会问,你已经有五个了,为什么还要买。他说,我想集齐七个。我就说,那也可以,你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比如每天晚餐后帮忙收碗。

  3 幻想型:

  “布娃娃对我笑了”

  实例:刚刚三岁的小丫丫聪明可爱,《天线宝宝》是她的最爱。可是,丫丫妈妈在育儿日记里忧心忡忡地写道:“丫丫近来特别爱说谎,她经常说,哪天她在放学路上看见了机器人,又有哪天她在小区花园里看见了飞碟……家里的布娃娃对她笑了……”

  建议: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专家:这根本不叫“说谎”,5岁以前的孩子,道德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建立,他们的“谎言”与道德无关。2~5岁的孩子,正处于“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阶段,他们经常会把自己想象和现实混淆,因此,并不是有意说谎。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对孩子进行道德评判。相反,对此过于焦虑的家长,是因为他们太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孩子,这正是他们自身内在价值观缺失的表现。如果家长为此过于焦虑,反而会给孩子一种不良暗示。

  4 模仿家长型:

  “我妈妈不在家!”

  实例:一天,10岁的松松正在家里玩,电话响了。正在阳台上的妈妈要他去接下电话,只听松松说:“哦,你找我妈妈啊?她不在!”松松妈妈冲过去质问孩子:“我明明在家,你为什么说我不在?”松松反问:“上次你在家不也说自己不在家吗?”

  建议:切忌当着孩子面说谎

  专家:教育孩子身教最重要,在说谎上尤其是。事实上,据统计,人平均每天要撒谎23次以上。这其中,有许多善意的、社交上的谎言。但是不管怎么样,都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如果有时候父母必须撒谎,又万一让孩子听到了,父母必须马上“善后”。

  比如你对某个人谎称不在家被孩子听到了。放下电话就应该告诉孩子:“跟这个叔叔打交道很不愉快,而且,难得的休息时间,我想跟你在一起……你长大以后也会遇到这类问题。”

  孩子说谎,是每个家长都很担心的问题,但心理专家胡慎之认为,5岁以前的孩子,由于价值观和道德尚未形成,因此说的其实不是“谎”,他们只是把幻想与现实混淆了;5岁以后的孩子说谎,无非包括为逃避惩罚和为获取利益两种。而孩子说谎,大多都是父母“逼”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孩子不会说谎。此外,孩子也可能模仿家长说谎,因此,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说谎。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LYN的网站 ( 鲁ICP备09047109号 )

GMT+8, 2025-4-22 18:02 , Processed in 0.17705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